国家医保局重磅发文!按病种付费管理有了新规则

2025-08-15 17:28:00

8月15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再添重磅举措。这一办法的出台,旨在加快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持续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质增效,对医疗机构、参保患者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图片

图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01


《办法》出台的背景与意义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分级诊疗”。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对于促进医疗机构规范行为、主动控制成本、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意义重大。


不过,在改革过程中,地方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也反映了一些问题,比如病种分组动态调整预期不足,各地配套措施建设不平衡,地区间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差别较大等。


在此背景下,国家医保局坚持问题导向印发《办法》,将更好地指导地方推进按病种付费改革工作。


02


《办法》适用范围与核心形式


《办法》适用于医保部门以按病种付费方式与医疗机构结算住院医疗费用的管理。其中,按病种付费包括按病组(DRG)付费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两种形式。


在职责划分上,国家医保局负责制定政策文件,明确改革方案和技术标准,指导全国层面改革工作;省级医保部门对推动支付方式改革负主体责任,逐步实现省域内病种付费政策、技术标准和服务管理统一等;统筹地区医保部门则负责具体工作落实。


03


《办法》重点内容梳理


(一)总额预算管理严格规范

医保部门编制年度基金支出预算,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支出预算调整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医保基金可持续。

统筹地区医保部门在基金支出预算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保基金运行情况、人民健康需求等,合理确定按病种付费总额。

特殊情况需调整按病种付费总额的,可根据基金实际收入、就医人数变化、待遇政策调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按规定程序执行,保障医保基金使用效益及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合法权益。


(二)病种分组方案动态调整

国家医保局负责制定和调整国家版病种分组方案,省级和统筹地区医保部门做好落地工作,在坚持DRG核心分组与国家一致、DIP病种成组规则与国家一致的前提下,可形成本地细分方案或直接使用国家版分组,有条件的省份可逐步实现省内统一。

DRG分组包括主要诊断大类、核心分组和细分组;DIP病种库包括核心病种和综合病种,通过病例数临界值区分,临界值基于国家技术规范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

国家建立病种分组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两年调整一次,重点调整DRG的核心分组和细分组以及DIP的核心病种和综合病种。同时,统筹地区医保部门可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基层医疗机构的基层病种,实现“同病同质同付”


(三)核心要素管理动态优化

完善DRG/DIP病种权重、费率、调整系数等核心要素的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使病种付费标准更能体现医疗资源消耗,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病种权重以当地历史住院费用为基础确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且原则上保持总权重不变,逐步探索省域内统一。

费率确定方式包括固定费率法、浮动费率法、弹性费率法,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病种支付标准原则上为权重与费率的乘积,统筹地区可针对不同医疗机构确定调整系数。

统筹地区医保部门需建立谈判协商机制,与医疗机构代表就病种付费相关内容充分沟通,达成一致。


(四)特例单议机制支持创新与重症救治

医保部门建立特例单议机制,规范标准、程序、流程及结算办法,支持医疗机构收治复杂重症患者、合理使用新药耗新技术。

申报特例单议的病例包括住院时间长、资源消耗多、使用新药耗新技术、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应用病种支付标准的病例,数量原则上不超过统筹地区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

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医保部门畅通渠道、优化流程,评审一般按月或季度开展,通过后可按项目付费或调整支付标准,结果定期公开接受监督。


(五)结算清算与配套措施完善

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做好基金预付、结算、清算等工作,预付规模应在1个月左右,推动月度实际结算和即时结算,缩短结算周期,提升清算效率

医疗机构通过规范服务、控制成本获得的病种结余资金可作为业务性收入,同时做好与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的衔接。

加强智能审核和监控,重点监管分解住院、高编高套等行为,创新监管方式,加大欺诈骗保打击力度。


04


合壹汇观点


此次《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是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为各地推进按病种付费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从医疗机构角度看,办法既强调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成本的要求,也通过结余资金作为业务性收入、特例单议支持创新等举措,给予了医疗机构积极适应改革的动力,有助于推动医疗机构向精细化管理转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对于参保患者而言,统一、规范的医保支付方式能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减轻就医负担,同时保障复杂重症患者得到合理救治、新药耗新技术的合理使用,让患者更有获得感。


未来,随着《办法》的落地实施,有望进一步平衡医保基金可持续性、医疗机构发展与患者权益保障之间的关系,推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高效。


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为合壹汇医疗整理,资料综合来源于国家医保局,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方处理。